心中的摇篮——写在江苏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5-14  浏览次数: 735

 

 

    在79级中文系同学“相识三十年”的返校聚会上,有个同学在发言时回忆当年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那时都不大懂事”,稍顿,他又说:“咳,我们现在也不是很懂事,不过比那时更懂事一些……”一番直白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这是一种开怀的笑,也是一种自我调侃的笑。是啊,回忆起来,当年在校时说过多少浑话,做过多少浑事,都淹没在过眼云烟中了,但现在知道了那时的“不大懂事”,也就说明了现在比那时进步!其实这是人生的一般规律,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一切进步,都和四年的大学生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说,我们从“不大懂事”学得“更懂事一些”了,江苏师范大学也就是让我们成长的摇篮——神圣的摇篮!
    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际会,岐路重重,常常面临着各种考验和抉择。每每经受风雨的洗礼时,我们都难免有冲动、有彷徨、有忧虑……,但都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这和在大学期间磨励的意志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学课堂上,我们虽然学的是各种知识,但伴随着对无数不同人物命运的了解,对各种历史事件的解读,对人类文明和中华优良传统的赏析……我们才不断增强了是非观念,才有了“有为有不为”的辨别力,而这对我们的一生来说,确是受用无穷的。我们终于开始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开始学会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始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赢得人生的价值……这大概就是我那位同学所说的“懂事”吧!无可非议,大学四年,确实为我们奠定了日后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老师常常开导我们的一句话,但那时我们理解得并不深。也许多半是为了分数而苦学。然而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便越发意识到知识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不过,即便那时是为了挣分数,也促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了游泳。所以,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们不仅获得了一般的知识,更使我们初步掌握了知识创新和应用的方法。应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记得在美学课上,老师只给我们介绍了历史上的几个美学流派,也没有对哪个流派做出肯否,只是把不同的意见都摆了出来。这种介绍虽然是泛泛的,但却启发我想了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什么会有不同流派的对立?到底哪种观点是正确的?——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我在毕业后逐步创立了形象科学。而当我在这个领域获得好多奖项时,也就会追抚当年老师的身影。那时节,老师上课常常给我们发讲义。印讲义的纸灰巴巴的,很低廉,当然也不收学生的费用,但倾注了老师的一腔心血。现在这些讲义都发黄了。我一直保留完好。看着这些浸着油墨香的、纸面由灰变黄的讲义,我感到特别亲切,就好象睡在摇篮里的宝宝看着倦容满面却爱意绵绵的娘亲一样。
    光阴荏苒,转眼毕业快三十年了。而母校都迎来了六十年的华诞。六十年沧桑巨变,母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我们当然为母校的变化而自豪。不过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徐州师范学院的模样,那时虽然不能和现在相比,却有一种特别的温馨。在学期间,有一首《摇篮曲》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夜空里/卫星飞/唱着那东方红啊/小宝宝/睡梦中/飞上了太空/骑上那个月儿/跨上那个星星/宇宙任飞翔哪/娘的宝宝/立下大志/去攀那个科学高峰/哈啊……”其朴素无华的歌词,其亲切无比的情调,常常把我学习的疲倦一扫而光。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就置身在摇篮里尽情享受。——其实这是学子们的自况而已。当年老师和领导们的心血都融化在这种曲调里。这曲调一直贮存在我生命的律动中,她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自强不息。以前我们经常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那是因为中国革命的好多先驱都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而对于我辈来说,没有在井冈山锻炼的机会,只有在江苏师大接受正规教育的时段。我们是从这里正式走向社会的,因而把母校看作和井冈山相似的摇篮还是比较贴切的。我们也知道,母校总是惦记着学子们的前程,即使孩子离开了怀抱,娘总会深情地凝望着……现在母校建立了校友办,便是真实的印证!
    常言道:“过到老,学到老。”只有学而不厌,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熟。无数事实表明,从母校走出来的很多学子都是奋发进取的,来自母校的摇篮曲也永远回荡在学子们的心田。诚然,离开母校的学子,如果还能继续吸取来自母校的力量,那必将使奋进者更有信心,更加有力地攀向光辉的高峰。希望校友办多为学子们在奋进的征途上做好沟通工作,让大家了解有哪些校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正在从事哪些最有意义的事情?在奋进中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有没有可能运用校友们的力量一同攻坚克难?可以说,如果校友办以为校友服务的姿态出现在校友中,那就会走出一条风光无限的大道,这也是母校和校友们的至幸。
    “花儿随流水,日头抱春归。”在母校六十甲子的大喜日子里,用“桃李满天下”来盛赞江苏师范大学的辉煌绝不为过。可以确信,母校的发展和校友的进取是一脉相系的。“馨香播种摇篮下”,在新的甲子到来之际,祝愿母校校园和天下桃李都迎风含笑,生机盎然!

《淮海文汇》编辑部   宗坤明

版权所有:江苏师范大学校友会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 83656386 传真:0516- 83656386 邮箱:jssdxyh@js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