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苏北平原上的一座大山——写在校庆六十周年之际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2-11-22  浏览次数: 859

  我们江苏师范大学,已走过60年风风雨雨的不平凡历程。由江苏师专到徐州师院,由徐州师院到徐州师大,再由徐州师大到江苏师大,每一个步伐,都铿锵有力;每一次蜕变,都焕发出无穷的发展活力;每一段美好时光,都凝聚着全校师生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辛劳汗水;每一页辉煌历史,都闪现着同仁们耕云播雨、忘我工作的忙碌身影。我读书于斯,教书于斯,始终认为,师大,永远是我身后值得依赖的那座大山。

  作为40多年矢志不渝的师大人,一方面,学校对我的学术发展帮助良多;另一方面,我也总是发自内心地想聊尽绵薄,为身后的这座大山多增加些“土石”,这是我在艰难的学术研究之途上步步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武汉出席元明清小说研讨会。一次在鄂州进午餐时,我刚刚介绍完自己,一位操东北口音的年长老师,突然站起来连声赞道:“你们徐师中文系实力很强,出了很多书,了不起。”我一时手足无措,也匆忙起身客套一番。尽管我当时已过而立,但在学术上却还是新兵,是缘学校、系科的声誉而“沾光”,潜在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莫名感到一种无声的压力。如何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于学术研究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自此,我便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以求无愧于徐师中文人这一称号。

  80年代后期,我协助一位在50年代初就已蜚声学界的前辈学者编撰大型辞书。在审稿会议上,老先生一见面就说:“赵老师,谢谢你,谢谢你们,为我们输送了那么优秀的学生。”原来他门下两位博士生,本科皆就读于我系,我曾经为他们讲授古代文学。而今,那两位博士,早已成了颇有名气的学者。老先生还对我所审阅的稿件给予充分肯定,且多所推许。我既为我校学风踏实、治学严谨,在国内高校有着较好的口碑而欣慰不已,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为前辈满怀深情的鼓励话语而不安,此后更时刻激励自己积极进取、不断求索。

  90年代初,我应邀出席全国首届元好问学术讨论会。会议推举我为中国元好问学会理事。主持人特别强调,我来自江苏省的徐州师院。稍后,我又参加了古代小说研究座谈会。这次会议规格较高,除相关领导外,全国仅邀请二三十人,且多为国内知名专家,我是最年轻的与会者,更被大会指定首个发言,会议主持人又特别强调,我来自徐州师院。此类例子不胜枚举。2009年初,我的第二部专著《赵翼评传》出版后,常州市专门举行了首发式,大会指定我于茅家琦先生讲话后第二个发言,茅先生对我校和我本人也是多所首肯。今夏,赴台湾出席两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介绍到我是来自江苏师大时,对方还加重语气作了进一步解释,说:“就是实力很强的徐州师大。”

   也许因为长期在师大工作之缘故,我对学校、对工作于其中的人,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当大会发言或小组讨论时,总要提到我们辉煌的过去、灿烂的当下以及令人憧憬的未来,时常吸引得人们唏嘘感叹。在广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来自国内某著名出版机构的掌门人笑称:“你们徐州师大积累很雄厚,吃亏就吃在太老实,不会吹。”这句玩笑话,也从另一层面说明,我们学校是一座无言的大山,是一座伟岸、厚重、敦实的山,它无意于以斑斓的言辞、纷披的鲜花粉饰自身,但正是这种无言,显示了她自身的内蕴,展现了自我的尊严  这些年来,出席各种重要学术会议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且时而登上主席台,或作会议主持,或作论文评点,或作大会发言。我一直以为,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本人如何如何,主要是因为我背后有那座巍峨的大山,有与我长期共事的众多旧朋新友所组成的强大学术阵容。是她和他们,不断给我信心和力量,激励我奋发进取。背靠这座大山,年过花甲的我,学术生命再次焕发生机,不时有新的研究成果面世。仅近十年,就相继出版了八部专著,另有两部清代文献研究专著也将于明年初问世,且部头比较大,大概有6册170余万字。每当自己埋首于青灯黄卷、徜徉于说山曲海,总能听到“大山”的呼唤,是那样深情,又那样有力!

                          (赵兴勤,文学院教授)

版权所有:江苏师范大学校友会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 83656386 传真:0516- 83656386 邮箱:jssdxyh@js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