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光:我们的大学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0-19  浏览次数: 356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我们的大学。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想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回顾56年前的一段历史。那是1962年的春天,在国务院讨论高等学校调整方案的一次会议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出,徐州地域辽阔要有大学。总理的指示为苏北高等教育的发展留住了星星之火,也改变了一所师范院校的命运,使其在布局调整中得以保留。这所学校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我们的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一所拥有66年办学历史,培育了18万毕业生的省属地方师范院校。

江苏师范大学所在地徐州是一座历史名城。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戏马点兵;大文豪苏轼曾在这里挥毫放鹤;千古兵家圣地,千年文脉赓续。江苏师大以兴教育人为使命,延续着这片土地上的光荣与梦想,绽放着淮海大地上的最美丽的风景。那么,师大校园最美丽的风景又是什么呢?是古朴庄严的钟楼,还是幽静典雅的文心园?是玉泉河畔的杨柳依依,还是志远路旁的玉兰芬芳?其实,这些都算不上最美。在我的眼中,师大最动人的风景其实是这样的:一大早,敬文图书馆的楼下已经排起了自习的长队;文科楼前的小树林里传来了琅琅书声;体育场上,处处是奔跑着的年轻身影;夜深了,下自习的同学们三五成群的回宿舍,谈笑风生,而实验室里的灯火依然亮着,琴楼里的动人的旋律仍未停歇。每当想起这些场景,我总会心生感动,于是我相信,校园最美丽的风景就是你们,就是青春和梦想,就是传承和守望。寒来暑往,朝乾夕惕,是万千学子的成长画面构成了校园动人的风景,是无数师大人的青春共同绘就了学校的精神底色。

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建校之初,艰苦奋斗精神就深深地熔铸在全体师大人心中,成为这所学校最深沉的血脉基因。1952年,为提高军队转业干部文化水平,为各条战线提供建设人才,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在无锡的梁溪水畔应运而生,这是江苏师范大学最早的前身。之后,又升格为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相应国家号召,支援苏北发展,从杏花烟雨的江南迁往徐州,成立徐州师范学院,这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那时的苏北经济落后,条件艰苦,但是老师们毫无怨言地放弃了江南的优越条件,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苏北的教育事业。在我们古朴美丽的云龙校区,绿树环抱中,有一座四层的苏俄风格教学楼,这就是师源楼。作为学校最早的建筑之一,它见证了建校初期的峥嵘岁月。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全校师生一边上课一边义务劳动。不仅要平整土地,开荒种菜,还要手拉肩抗,运砖送瓦,协助建设教学办公用房。为让全体师生牢记北迁徐州的初心使命,纪念这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之路,学校将第一栋简称的教学楼命名为师源楼,寓意为教师培养的源头。如今,历经一甲子的风雨沧桑,这座大楼依然巍然伫立,默默见证着学校的一步步发展和学生的一代代成长。

创业艰辛,条件艰苦,然而,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的老师依然乐业敬业,我们的同学依然求知若渴。

我们的学校是师范大学,那么何谓“师范”?在学校的教育名言碑林里,有一幅启功先生的题字:“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在我看来,这十个字正是师范精神的最好解读。而作为我们的第二重精神底色,学校始终坚持崇德厚学作为“为人师,为人范”的基本要求。“崇德”是道德品行的境界,对应“身正人之范”,“厚学”是学术造诣的追求,对应“学高人之师”。建校66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师立校,坚守教师教育阵地,支撑起了江苏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

在师大,崇德厚学是一种传承。在这里,我想谈两本书,两个人和两个团队。第一本书名叫《现代汉语》,这本书发行30多年,已经增订到了第五版,累计刊印600余万部,创造了全国文科类教材的神话。主编该书的正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我校中文系的元老,廖序东先生。自执教以来,廖老始终坚持教育至上的理念,热情投身教育,精心经营教育,真正做到了“美其道”与“慎其行”并举。退休之后,他依然不计报酬坚持给研究生开课,直到90岁高龄。这种“不知老之将至”的治学从教精神如同一种无声的激励召唤着师大的后来人。第二本书叫《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被誉为开创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它的作者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1994年,已经是知名音韵学家的杨亦鸣敏锐捕捉到语言学界的新变化,开始将目光聚焦到语言学的神经机制这一国际学术前沿,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汉语为语料,以当代语言学为背景的神经语言学课题组,实现了语言学学科的新发展。目前,我校的神经语言学、工程语言学等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尽管平时科研任务繁重,杨亦鸣教授任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践行着廖老当年的治学风范。从廖序东到杨亦鸣,是崇德厚学跨越66年的传承。

在师大,崇德厚学是一种坚守。下面我想讲两个校友的故事。他们都和教师这个岗位密切相关。一个是董旭午,我校中文系校友,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教近30年,他一直坚持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和责任课堂研究,始终用真纯的爱心、坚定的信念、超凡的毅力实践着“我不能懈怠也不敢懈怠”的诺言,在全国的语文教学理念和育人实践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位校友叫周长芝。从事教育事业23年,先后担任过4所中学的校长,深受师生、家长爱戴。然而,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她辞去了令人羡慕的中学校长职务,她倾其所有开办了三家养老院,把尊老助老做成了一份事业。她的养老院免费收住抗战老兵和孤寡老人,并主动为三无老人,贫困老人和残疾老人减免费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周长芝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全国道德模范。对董旭午和周长芝而言,母校崇德厚学的精神是一种永远的激励支撑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伟大的事业中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当前,学校正努力在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祖国培养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优秀教师。我校于2011年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三方协同教师培养模式。学校的精英学院敬文书院设置了卓越教师班,探索培养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人才。学校牵手协同9所师范院校成立了淮海经济区卓越乡村教师教育联盟。去年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实施高校。江苏师范大学在振兴教师教育的道路上秉承崇德厚学的精神,坚守为国育才的初心,追求卓越,一往无前。

学校的第三重精神底色——求实创新。求实,就是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苦干实干。创新,就是要面向社会需求贡献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我们江苏师范大学的校史里有一件鲜为人知的记载。那是1979年,学校所属晶体管厂承担了东风五号运载火箭配套电子元件的生产任务,为火箭运载工程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30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在军民融合的战略背景下,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沈德元教授带领学校首个海外创新团队以先进光学功能材料及激光技术为主线,以光电有机结合为特色,夜以继日的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他们先后在透明光学陶瓷、红外玻璃和光纤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有效推动了国防装备水平的提升。在学校后山有一座特别的实验室,外面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农业大棚。然而对于生命科学学院甘薯研究团队来说,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试验田。

2012年,我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着力为中国甘薯的种植和研究贡献力量。六年来,团队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仅先后培育出多个新、特、优品种,还在服务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突破,实现了了小甘薯的大作为。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为每一个追梦的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此外,学校还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类实践创新赛事。五年来,先后有数十个团队获得挑战杯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制药工程专业的傅利萍同学还荣获了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求实创新精神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师大学子投身“双创”行列,用奋斗书写着绚丽的青春。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楼、大师,也在于大文化。从起源和发展看,大学首先或者根本上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无论其组织和形态如何变化,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天然使命。

江苏师大地处徐州,吸纳吴韵汉风之精华,汇聚南秀北雄之壮美,将学校特色同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师大气派的校园文化,融入师大学子的记忆血脉,形成了传承致远的第四重精神底色。

我们以传统文化涵育现代品格,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凝聚国魂,振兴民心的深沉力量。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校学生在第18届江苏省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的《中华五禽操》。2007年,受教育部委托,学校依托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编创了《中华五禽操》,实现了从西式运动到民族科学健身的回归。这一项目还被列为“国培计划”,向全国中小学推广。

我们以师德文化确立行为规范。我们致力于发掘身边的师德典型,凝练其中感人至深的精彩故事,形成具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本土师德文化,激发师生奋力前行。我们的“教授有约·咖啡时光”已经举办了95期,在午后的阳光下,老师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人生感悟。每年9月,我们都要举办师德建设月活动,围绕不同的主题弘扬师德,培育师德,至今已延续了18年之久。

我们以志愿文化彰显使命担当。这里我想讲一个小伙子的故事。他叫李伟,是我校2004届校友。14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他毅然选择到西部去,到陕西省三原县农村教授英语。李伟是家中独苗,从小学到大学就没有离开过徐州。父母既为他感到骄傲,也盼着他早点结束支教回到家里。但是,在家长和孩子们的挽留中,李伟的致远服务期一次次延长,最后他决定留在三原县当一名人民教师。还与当地的姑娘结了婚,成了家,成了一名真正的三原人。这几年,李伟先后荣获“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是我校西部志愿服务者的优秀代表。在师大,还活跃着一支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志愿团队。十年来,在董明伟老师的带领下,由社会学系青年教工组成的义工服务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秉承以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这支队伍长期为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专业咨询,每年提交报告近30万字,服务组织近500家。在该团队的指导下,社工专业学生开展的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在江苏师大,志愿文化已经扎根铸魂,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师生正奉献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

上面讲的四重精神特色这正是师大赋予一个青年学子的独特精神气质,也是社会对一个青年人未来人生发展的基本涵养要求。

最后,我还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愿我们共勉。不忘求学之初心,牢记复兴之使命,永葆精神底色,创造出彩人生。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江苏师范大学校友会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 83656386 传真:0516- 83656386 邮箱:jssdxyh@js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