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言:泉山学士小记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2-11-04  浏览次数: 11
  • 泉山学士小记

  • 2022-04-23

李福言

泉山,是我本科学校徐师大的所在地。现在叫江苏师大,又简称苏师大、苏师。我觉得后面的简称,难听,好像是苏州的师大。所以,我还是习惯说,自己是徐师大的。徐师大,明年就是70周年校庆了。转眼,我在徐师大,读书已经十二三年了。周菩萨喜欢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觉得,时间的确过的很快。

尽管如此,我对待本科的母校,依然充满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就像我对苏北的故乡的情感。徐师大校友办的老师问我,在江西,能否搞个江苏师大江西校友会。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最近很忙,一直没有动手做。但是,心理还是有对泉山的眷恋。这种眷恋,前几天,泉山毕业的大学同学给我说他结婚了,或者给我说,他收到了我寄给他的书,或者说,我收到了他寄来的阜宁特产云云。

我因此觉得,有必要写一写泉山学士的精神世界。因为,徐师大,就像苏北的任何一所普通的省属高校一样,也像中国其他所有的普通的省属高校一样,在隐忍自然的生长,政策毕竟不多,因为普通,尽管如此,这里走出的学士,并没有因此而忘记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以及作为人的使命,依然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书写自己的文化角色,浸染自己的苏北学士气质,那就是艰苦卓荦,力争上游。

我用学士,不仅是因为,我们从师大本科毕业,自然取得了学士学位,同时,也想表述的是,我们这些泉山学士,一直在学习,在阅读,在养新,在培育知识与事业的源头活水。

阜宁的戴神圣学士,我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每次回忆戴学士,依然是在师大图书馆三楼,他出入于书架的沉稳与谦卑的神态。当时,我们并不太熟悉,但是在图书馆,总是彼此见到,他似乎比较老成,他应该是054班的,就像4班的大多数一样,充满汉语言专业对未来的淡淡的彷徨与淡淡的紧张。后来,他毕业了,就去了南京,做了村官,后来,他又回到了阜宁,回到了盐城,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但经常跟我微信聊天,也经常赞赏我的公号散文。我结婚买房子,他借给我两万块钱。有时,他跟我语音聊天,总是会聊到一些师大的人和事,自己的从南京回到盐城的抉择的悔意,以及对自己的公务员的工作认识。最近,他又报名,考了一个什么证书。他身上有不屈的苏北意志,倔强的师大精神。我想,他的生活世界,应该充满对艰苦的深刻体认,就像每一个普通的双非高校的学士,在社会的中层黾勉求之。

杨诚上次给我语音,我才意识到,我好久没有跟杨诚细细的说上话了。杨诚,一个扬州人,在泉山的四年里,他一直默默的,没有多少话,我见到他,也只是单单的招呼,随即,消失在泉山的云雾中。记得深刻的,是大二军训时,顽劣的教官曾经戏谑杨诚的走姿的情景,但杨学士依然淡然,并不做声,亦不反抗,似乎有“从来得失我睼透”的冲淡。这种神态,就像多年以后,他宅兹石头城,在自己的书房,悠然的摆弄自己绘制的团扇的情景,如同他,在加班的夜晚,从新华日报走到自己的寓所,见到我的深夜。他工作也颇稳定,就是编辑校对,他也喜欢,在校勘的世界,他与文字对话,似乎并不寂寞,在冷的夜,他或许会思考南京的文学世界以及一个泉山学士,如何在南京的散文写作中凸显自己的苏北气质。他并没有停下作为泉山文学院浸染过的文学学士对于文学艺术的爱,他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国画,学习写作学术散文,学习热爱生活。

就像我多年没有见到严相峰,上次看到他结婚的婚讯,我自然激动万分。记得以前,在03级文学社长孙梦大哥的引领下,我们05级的几个同学少年,在杯盘狼藉的徐州地锅鸡的饭店里,一起激扬文字似的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世界。相峰,似乎总是爽朗的笑,这种笑,如同两千年前的宿迁人,项羽,面对命运的慷慨一叹,有种信誓旦旦的执著。他是我们几个中,结婚最晚的。他说,他在等待爱情。他不想父辈们的苟且,他觉得那是煎熬。他相信爱情,所以等待。我们听了,一起笑了。他的执著,对于自己的爱情执著,在十多年里,毕竟经历了艰苦的情感折磨。当他发给我他的结婚证的男女双方的照片的时候,我执著的问了一句,这是因为爱情吗?他没有问我,也许,他忘了回我。

泉山学士,何其多也。在我看来,每一个在苏北的泉山的文学院浸染过的文学学士,都有一种执著,这种执著,必然被艰苦浸泡,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麻或者木,反而,一直坚持自己的内心的原初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在苏北的童年时代追寻的缺失的时代感,总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灵魂与精神的结合处,进而发出一道闪耀的苏北之光。

作者简介:

李福言,1985年生,江苏丰县人,13177834197,本科曾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目前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音韵学。

博士(2014)、硕士(2011)均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本科(2009)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2018-2021)。入选2017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博士阶段专业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为音义学。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音韵学会会员。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字异读、方言文献、音韵训诂、佛典音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第67批面上资助一项,江西省文化艺术重点项目一项,江西省社科青年项目两项,江西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两项,出版专著5部,译注4部,发表CSSCI论文6篇。

其中,译注《格言联璧》、《幼学琼林》(江西美术出版社,2021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署推荐目录。

已为本科生开设古代汉语、文字学、文献学、大学书法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方言学、音韵学等课程。

其中《古代汉语》课程所布置的小篆体系列作业深受大家喜爱,其中小篆家书作业曾被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微博等客户端转发,新华网江西频道、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栏目、江西二套都市现场、南昌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给以采访报道,引起很大社会反响。人民微评说:“键盘时代,书写家书的越来越少;简化字时代,写小篆的越来越少。“打捞”渐行渐远的传统,不是泥古不化,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传统文化保留一份温情与敬畏。无论走多远,不忘来时路,才得走得更坚定更自信。”


版权所有:江苏师范大学校友会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 83656386 传真:0516- 83656386 邮箱:jssdxyh@js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