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姜新:母校精神、胸怀与师爱之琐忆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6-13  浏览次数: 20

在这个疫情特殊时段的五一假期,得暇翻看大学日记、毕业纪念册、相册及往来信件,感慨良多。“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为母校江苏师大70周年校庆,写下这些文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录取率低,包分配,师范类学生还获得国家提供的生活方面的资助,可谓时代骄子。19869月,我来到徐州市和平路57号,成为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86级二班的一名学生,19906月离开母校回到家乡海门。我先是在教育一线及教育局教科研部门工作12年,而后在家乡媒体工作至今21年。而今,年近耳顺之年,回眸人生之路,没有取得多大的成绩,但为党的教育事业与新闻事业还是尽了自己的努力。

由此,感恩母校(时徐州师范学院)精神之伟大,鼓励我们崇德厚学,为我们打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底子;感念母校胸怀之阔大,教我们学会独立自信又善包容和合,美美与共;感谢母校师爱之恒大,化为我们教书、“育人”中一股久久暖流和力量,督促我们励志敏行。

                             

徐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戏马点兵;大文豪苏轼在这里挥毫放鹤。母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1986年我们就读时候早已是师范学院。我们报到后,记得中文系一些老师与新生见面,这里面有系领导徐荣街、刘健、何保全,有教我们的王海龙、车先俊、王小铁、苏晓青、李玉芝等老师,可能还有只带研究生不教本科生的廖序东教授、王进珊教授等。徐放鸣老师当时还一位青年教师,后来成为著名的美学教授,任大学校长与党委书记,还上《百家讲坛》。

后来,我们知道徐州师院中文系是个大系、强系,师资力量省内外有名:不但有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我们上课用的教材《现代汉语》作者之一,30多年该教材使用至今,征订第6版发行六七百万部,创下全国文科类教材的神话;有参加过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北伐宣传队的现代著名剧作家、诗人王进珊教授,他被誉为“学者型作家、才子型学者”,而且还是我的南通老乡;有1982年平反后重返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吴奔星教授;有《史记》与唐诗研究专家、我们毕业那年才50岁却英年早逝的吴汝煜教授……

“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是泛指,指成人后需要学的“道”——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显然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宗旨。“师范乃教育之母。”我的母校就是在这样“崇德厚学、励志敏行”校训下,呵护我们健康成长。 

美丽的云龙山脚下有一条东西向马路,离黄河古道不远,这条不宽的马路西端和平路57号就是我们徐州师范学院的北大门。进得大门,往前走三十米左右,水泥路两侧是长长的阅报栏,阅报栏东侧是中文系三层大楼,大楼后侧是裙楼阶梯教室,阶梯教室上阁楼是全院的广播站播音室。

中文系老师治学教风严谨。老师开出的推荐书目很多,有魏巍的《东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有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故事新编》等等。读鲁迅的作品多了,我就爱上了杂文,专门用一个牛皮封面的本子摘抄自认为的“鲁迅名言”,有10多万字,课间还不是拿出来读读看看。与此同时,我订阅了《杂文报》,不时也学着写写杂文。写多了,想着发表,发表不了,就与同桌、老乡季强商议办起了主打杂文的《新语丝》手抄报。我们两人利用星期天与晚自习时间写了多篇,之后用钢笔认真誊写了一份,夹到两边铁丝网的教室内立式报架上,引来同学们围观。杂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我们不知天高地厚,“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前来上课的老师看到报架上“新报”,凑过来看看,直到上课时间到,才笑眯眯开课。

同学们议论一番,爱写诗的去写诗,爱写剧本的去写剧本,爱踢球弹吉他的去踢球弹吉他,好像谈恋爱还真少——那是激情燃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大学谈恋爱不入主流,读书才是真时尚。

我们的写作课记得至少开到大二结束,一个学期要交好几篇作文。我是写作课代表,但写不过初等师范学校里包送来的同学,毕竟那个年代农村孩子阅历哪比得过城里孩子。那时大学里文学社团很多,各个系都有,晚饭开始到夜自习上课前天天有学院新闻,经过广播站报道出来。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仗着中文系的底子与自己订阅的《中国记者》,课间采写的系里的新闻不时在全院广播-------记得,之后毛阿敏的《思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音乐袅袅结束,夜自习正式开始。                                               

                                   四

  19878号《作品与争鸣》杂志刊登了我的一篇千字不到有关标点符号方面的小文章,被编成读者来信发表,把我的学院、班级乃至13号邮箱都刊登出来。第二年,我又有小文章在《大学生》杂志刊登。就这样,这些文章帮我引来了七八位“不见面”的同学,其中三人成为多年笔友,乃至我写作本文时候网络一查惊诧不已,他们都大有成就。

谢念,遵义人,贵州大学87级中文系新闻学专业学生。看到我的拙文后,他第一时间,给我写信成为好友。我们一起交流大学生活,探讨写作。到底他学的是专业,又吃苦耐劳,有不少新闻见诸那个时代不多的报纸,他常常告诉我新闻采写技巧。谢念的字是标准的楷书,看起来赏心悦目,由他介绍的四川大学87级新闻系的曾黎明,写的字倒是龙飞凤舞,需要看几篇才明白。刘旭道,温州人,杭州大学87级新闻系学生,变着字体写信,后来还委婉地提到标题《为什么文不加点》,应该在文不加点上加双引号,令人佩服。

不几封信后,大家“谈得来”,谢念他们还寄来照片。谢念是带着珐琅眼镜手托下巴的照相馆常拍的特写照。刘旭道他们是大学门口照。谢念开始第一来信,到他1991年正式工作,我们才失去联系,他的信我至今一一保存着。19901221日,他以“实习生谢念”第一作者身份采写的5000字的长篇通讯《歼教七P型机诞生机》,我也粘贴在本子上。刘旭道,也交往到他正式工作。他在浙江教育报实习的时候,我寄去我主编的《海中青年》,他还帮我摘录编发了一篇言论。

不见面的同学,交往全靠写信。家信、同学信、友人信,只要一到手就马上要拆阅,哪怕就要上课。上课就在书底下,偷偷拆阅,有时来了激情,就在“不好听的”课上偷偷写信。老师仁爱与宽容,理解体谅我们学子孤悬在外的心,反正三五分钟也就看完,也就不点破;收到谢念他们来信,得在晚自习大块时间写回信,我还得像写小论文想好一二三点写,我想这也是代表我们徐师院中文系水平——晚自习常常有经过楼下的老师,上来进得教室,问问我们有什么疑问,就像后来我做中学老师不坐班时候也要去教室备学生提问一样。

 写作本文时候,网络搜索发现,对照着当时的照片确认,如今的谢念系文学博士、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还是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旭道成为温州都市报副总编辑,邵飘萍奖获得者。由此可见,这两位笔友,在我们交往中给对方带来的正能量,也给我的“记者梦”埋下了“催化剂”。

大三,我的投稿范围由自己学院扩大到徐州市的媒体。我利用不上课时间、晚自习等时间壮着胆子采访领导、老师等,挤时间写稿,再挤时间去送两三站路外的徐州人民广播电台、《徐州日报》。1989414日,我采访时任团委书记孙秀华后写的“徐师院‘三字一话’”的新闻上了《徐州日报》二版,此后结识了广播电台记者梁苏国,翻看过他作品剪贴本。到毕业前,陆续在这两家媒体用了十五六篇稿件。

1990年夏,母校4年的生活即将告别,我拿着毕业纪念册,请老师留言。“理想之花为辛勤的耕耘者而开放”(车先俊)“勤奋笔耕,不断探索,有志者,事竟成。”(鲁斌宏)。“大本领,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朋友曹斌泰。注:时任徐师院宣传部秘书,后调至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保险处,任处长,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我还利用采访送稿等时机请到编发我稿件的媒体老师、系院领导留言。“你是爱追求的人,而成功即在追求中。”(徐州日报刘秀玲)“新的生活在向你微笑,靠你的智慧去闯吧!因为生活只为勇敢者准备庆功的宴席。”(徐州人民广播电台张红敏)。“祝在新的岗位创造出更美的生活。”(何保全)。

临毕业离开校园,同学们的工作派遣单到了,我不是国家煤炭部代培生,却把我分配到与徐州师院一墙之隔的六中。我向大四班主任老师鲁斌宏汇报家里情况,希望能回到家乡。鲁老师说:你学业优秀,属于支援苏北分配……数天后我重新拿到了回家乡的派遣单,高兴万分。带着这样的喜悦及还想为母校做点什么的想法,我拿着采访本与毕业纪念册来到与学院一马路之隔东侧的徐州师院教工宿舍楼,门卫帮我把电话打到院长侯德润家里。侯院长让我来到他家楼上,沙发坐下后,他夸奖中文系学生的努力,鼓励我追梦,并在我的本子上挥毫写下“为振兴中华,建设繁荣、昌盛、富裕的新中国奋斗终生。”还送我一张“中国 徐州 侯德润”名片。

师长的谆谆教诲,令人没齿不忘;中文86二班同学及我的笔友的情谊,铭记在心。写作本文时候,网上查到我们的院长侯德润教授在2019年逝世,享年91岁;廖序东教授在2006年辞世,享年也是91岁。在腾讯视频江苏师大校长周汝光“我们的大学”演讲中,看到母校杨亦鸣教授等没有教过我们的老师,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专家,母校也成为省、教育部共建高校,列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内地)大学第102位。教我们的绝大部分老师,先后陆续退休,但母校薪火相传,新一代老师接续奋斗,师大有更美好的明天。

祝我们已去的老师不朽,祝我们健在的老师身体健康,也祝我的见面和不见面的同学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各地高质量发展贡献余下的力量。

 

【作者简介】

姜新,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86级二班。1986-1990年就读母校,1990年毕业。目前供职南通市海门区融媒体中心,任全媒发展部主任,记者系列副高职称。曾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国叠商》一书,由时任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林非作序,当代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题签,二人推介。

 


版权所有:江苏师范大学校友会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 83656386 传真:0516- 83656386 邮箱:jssdxyh@jsnu.edu.cn